找到相关内容29101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与现代社会人生

    ------  在世纪之交的当代社会,我们研究中国佛教文化有什么意义?如何使我们的研究有助于现实的社会人生和中华新文化的建设?我认为,一种文化现象的长期存在,自有其深刻的必然性。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社会人生的需求是其依存的最重要的条件。从中国佛教文化来看,其之所以绵延数千年而至今不绝,千百年来不仅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方面也起过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它包含着...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5942323.html
  • 和合文化与和谐社会

      和合文化与和谐社会   韩卫东   “和合”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中源远流长。我国思想家运用和合概念,从总体上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及其相互关系,除强调团结、协作的意思外,更有向心、凝聚的含义,特指事物与其所处的环境和相联系的总体结构实现融合统一,这就是中华和合文化所体现的有中国特色的整体系统思想。本文就和合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中要调节的四重关系略作阐述。   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

    韩卫东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5191627.html
  • 融入社会的居士佛教

    融入社会的居士佛教  天津佛教协会 李莉娟]  人间佛教的落实,关键是在家佛教,也就是居士佛教。居士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通过各自的本职工作,将佛法运用到工作中。印顺导师在《为居士说居士法》中强调在家居士与社会的关系,正是大乘佛教所需要的。“在家人分布于农工商学兵各阶层,佛法正需要居士的力量,把他带到世界的每一角落。……大乘佛法的物件是众生,所以著重村落、乡镇、都市的地方,向大众弘法,深入...

    李莉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01066187.html
  • 社会需要纯正的宗教

      社会需要纯正的宗教   魏德东   最近,国家旅游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六部委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的意见》,并在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等10...。   不过,由政府出面规定佛寺的烧香问题,或许还蕴含着更深刻的意义,这就是社会需要更纯正的宗教。社会不排斥宗教团体赢利,但更希望宗教能发挥深层次的精神导向功能。   近年来,围绕寺观烧高香问题...

    魏德东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501688768.html
  • 人我社会的和谐

    人我社会的和谐   作者:星云大师  有时候,一个人生活固然难,譬如一个人有很多的理想、妄想,内心种种情绪的冲击,弄得自己很不安宁。至于人我之间,一个人、二个人、三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大众千千万万人,相处更困难,和谐更困难。因此我把自己体会的人我社会和谐的条件提供出来:  一、不嫉不疑:有一首偈语说:“山也空来水也空,随缘变现体无穷;青山绿水依旧在,为人疑嫉难相容。”我们与大众相处,最怕的是...

    星云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5259024.html
  • 密教传持与唐代社会

    密教传持与唐代社会 ISBN:978-7-208-07747-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作者:夏广兴 版次:第1版   本书为“人文社科新论丛书”之一。本书全面、系统、深入地梳理了密宗在唐五代的流播及影响,主要是从密宗与唐代民俗风情、密宗与唐代社会生活、密宗与唐代文学创作及密宗与唐代宗教艺术等方面,论证密宗在唐五代流播过程中对社会及文学艺术的影响。   目录...

    夏广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02766810.html
  • 佛教文化与社会人生

    佛教文化与社会人生  石经寺:释素慧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碰撞磨合,逐步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的今天,佛教文化对我们的社会人生具有怎样的意义呢?首先,一种文化的长期存在,有其深刻的必然性,文化的内在因素和社会人生的需求是其依存的最重要条件;从佛教文化来看之所以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产生广泛而...

    释素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95664496.html
  • 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

    《法音》1997年第10期(总第158期)第21页  传统净土思想的人间性及其现代意义  由台湾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主办的“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传统净土思想的人间性及其现代意义”学术会议,...于心灵的净化、生活的净化、环境的净化。但圣严法师又强调:“在重视现实世界的人间性之同时,必须肯定信仰中的他方佛土,及自内经验的自性净土。否则,佛教便失去它的超越性,会流于世俗性的社会运动。也就是说,讲求...

    默 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2339601.html
  • 和谐社会谈觉之教育

      和谐社会谈觉之教育   释隆迅   【摘要】   华梵大学的创办人晓云导师提倡觉之教育数十年,其目的在于净化社会人心。这是来自佛陀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心性的自觉、反观内明。觉之教育是在自然任运中,和谐地将伦理与智慧相结合,作为人类心灵的灯塔。   社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心出了问题,最初否定传统道德伦理,继而颠覆社会体系的核心价值。如果我们不尽快重建人文社会,很有可能会见到...

    隆迅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14288937.html
  • 人生关怀与社会责任

    功利主义的盲目追求导致道德伦理屡被践踏,有相当一部分人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佛教有助于人们重构神圣性世界,规范价值取向,引导良好的社会秩序。 关键词:佛教 神圣性 价值取向 社会秩序 当今时代,社会的物质财富和人类的物质欲望都在同步迅速地增长,人们在追求外在财富的同时往往忘却了自身内在价值追求往往导致心灵的隔阂以及精神空虚、道德失范等各种社会和人生问题。在欲望与功利的障蔽下,人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72460120.html